编者:这是几天前,患者发来的邮件,希望有更多关注脑中风,关注CEA的人可以分享他的感受。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煽情的表述,通篇都是他最真实、最朴素的情感。编者没有进行任何编辑,希望看到这篇文字的人,能够聆听到患者内心深处的声音。
博力杨教授(左一) 张茁教授(左二) 患者(右二) 张勤奕教授(右一)
张勤奕专家团队为我找回了健康
我是一个患有冠心病两次植入四个支架的66岁的老年人。2009年11月以来,存在多年的头晕、眼睛干涩的症状出现明显加重的趋势。特别是眼睛极易疲劳,精力不足。左眼皮明显发沉,每天中午必须休息,否则下午无力做事,经眼科用药病情无根本改变。两次心脏支架手术后仍多次出现犯病的症状,一次竟发生在术后20余天,经心内科医生确诊并非是心脏病所致。此后,我开始寻找病因。
今年初,颈动脉CT片显示为双侧颈动脉狭窄较为严重,而且左脑部还有一个小栓塞。出于对植入支架仍会二次狭窄和实施手术的高风险的顾虑,我拜访了多家医院的专家,设法找到一个较好的治疗办法。安贞医院神内专家张茁主任对我的病情做了评估,又转请博力杨主任、张勤奕主任会诊。张勤奕主任依据我双眼血管造影基本正常的情况,认定颈动脉狭窄暂时不会引发眼部的严重后果,并给出了择期手术的诊断。在看到几位主任的名片后才得知,给我会诊的三位专家是中美脑中风协作组中国区的组长张勤奕教授、首席神经介入专家博力杨主任、神内专家张茁主任。
2010年9月17日在第二次心脏支架手术将满一年时,首席神经介入专家博力杨主任通过颈动脉血管造影,确诊我的左侧颈动脉狭窄85%。排除了右侧颈动脉马上进行手术的必要性,脑部血管良好。检查结果较为乐观,让我和我家人紧绷的神经松缓了。我当即表达了希望尽快实施剥脱手术的愿望。
2010年10月28日张勤奕教授亲自为我做了左侧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当我从麻醉中醒来,首先听到的是张勤奕教授告知手术非常成功的消息,我当时心情十分激动,因为我从逐渐苏醒中已经明显感受到了术后立竿见影的效果。
我的手术恢复的较快。从手术室出来,在重症监护室只呆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上午10点钟就转为病房二级监护了。第三天撤掉了全部监护。第四天拔掉了导尿管、导流管并换了药,当天晚上就自行下地了。除术后第五天连续3天出现左侧后脑头皮神经阵痛,后又转至左腮帮子和局部伤口出现短时间的阵痛外,一直到现在尚未发现其他不适的症状,感觉良好。
此次手术给我带来的明显变化:
1.术前眼睛干涩,极易疲劳尤以左眼为甚。术后上述症状全部消失。
2.术前左眼角上眼皮始终有种沉重感,左眼视野似乎不如右眼宽。术后双眼轻松,视野相同。
3.术前视力测试双眼虽为0.8~1.0,但每次测试自觉左眼较右眼费劲。术后虽双眼视力同为1.0,但测试较以前轻松。
4.术前停服玻璃维两周后,左肩肌肉和左肩胛骨均出现疼痛感,散步过程中痛感加重,而且,头不能向后仰225度,一仰头左肩胛骨就疼。术后全部恢复正常。
我是已经退休多年的普通工作人员,无任何权势关系可借助。十分幸运的是中美脑中风协作组中国区专家组的专家们在脑中风筛查中,发现了我的病情,通过颈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并为我成功的实施左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根除了多年形成的左颈动脉狭窄的疾患,铲除了由此而引发的脑中风的风险。在我治病的过程中,不仅亲身体验到他们医技精湛,堪称世界一流。而且,他们医德高尚,诚信尽责。真诚无私,平等待人。目前,我正享受着术后的轻松和愉快,享受着解除病患的幸福,我对健康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我衷心感谢为我找回健康的中美脑中风协作组中国区的专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