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会面临很多选择。有时的选择,只是让你的生活多一些精彩少一分单调,有时的选择,却能让你的命运转向另一个弯道。
曾经有一位患者,就对此深有体会。
宋先生年逾八旬,却精神矍铄,身强体健。每次体检,他各项指标均显示出良好的身体状态,他对自己的身体也一直很有信心。然而,4年前体检中增加的颈动脉筛查项目,却发现,他的颈动脉狭窄率到达70%左右。医生告诉他,这意味着他将来发生脑中风的可能性非常大。他很有可能因为脑中风而行动不便,瘫痪在床,失明失聪,甚至痴呆。对于这个病,他并不陌生,他的母亲、姐姐都患有此病。她们的痛苦,他的痛苦,以及她们周围所有亲朋好友所感受到的痛苦,仍清晰尖锐的刻在他的心底。已经够了,他不想承受这样的痛苦,也不想让他周围的人因为他而痛苦。
于是,宋先生去了北京。这代表着全国最高医疗水平的地方,是他的希望所在。在那里,他去了最知名的医院,找到了那里最知名的专家。虽然颈动脉狭窄率到达70%左右,但是由于他年龄偏大,又没有什么临床症状,专家建议他保守治疗,定期复查。多位知名专家,给出的是相同的结论,相同的建议。他只有接受。虽然他积极配合治疗,用心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但是他颈动脉狭窄的情况仍然持续加重。今年4月的检查发现,他颈动脉的狭窄率竟然达到了99%。然而,专家却依然建议保守治疗。他无法接受。保守治疗?还要保守到什么时候?难道一定要等自己动不了了,瘫在床上才能积极治疗?那还有什么意义?
宋先生不再坐等,他选择在脑中风发作之前就开始积极治疗。他想起了去年他参加的一次专家讲座,那是中美脑中风协作组石家庄基地落户五周年燕赵讲坛第27期百姓健康讲堂。原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院士与中美脑中风协作组中方组长张勤奕教授参加了那次活动并做了重要发言。那时,他第一次知道有一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可以预防因颈动脉狭窄所导致的缺血性脑中风的发生。当他和北京知名医院专家谈及此种治疗方式时,被告知此种手术有一定风险,建议他保守治疗。但是保守治疗并没有让他的病情好转,反而愈加严重。人生在世,总有些选择需要承担风险。当面临选择,需要做出决断的时候,他所注重的是风险的大小与得到的结果。他决定找张勤奕教授问个清楚。他知道了美国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CEA的实施,80年代已发展为一项技术非常成熟的手术,每年开展约20万例,脑中风发生比例大幅下降。他也知道了张勤奕教授所带领的中美脑中风协作组在中国开展CEA 8年,完成1000余例,全部符合美国心脏协会相关标准。
宋先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请张勤奕教授为自己实施CEA。当亲朋好友、邻居同事知道他的决定后,反对声、质疑声一片。有人说这种手术听都没听说过,也没见有什么大医院做过,不要轻易尝试;有人说现在人还能动能跑,万一做了手术反而没现在好怎么办;也有人说开刀会伤元气,都那么大年纪了,还是保守治疗为好。
面对种种劝阻和议论,宋先生没有动摇,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他向所有人表明,与其将来被脑中风折磨,痛苦的活着,不如现在积极进行手术干预,远离脑中风的阴影,享受精彩的生活。他希望拥有健康的身体,不愿没有尊严的活着,为此他不怕痛,不怕死,更何况这个手术风险其实并不大,只是大多数人都不了解而已。
最终,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于今年5月及10月分两次由张勤奕教授实施了左右两侧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手术非常成功。
谈到自己的选择,他非常自豪。由于自己对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信任,对张勤奕教授及其团队的信任,他做出自了己的选择,从而获得了健康的新生活。他的选择,改变了他的命运,也改变了他周围人的命运。
有时候,选择是艰难的,是需要承担一定风险的。如果是你,面对这样的事情,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