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之家
联系我们
电话:010-64803191-0
Email:info@nzf360.cn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天创世缘B1-1801室
官方网址:www.nzf360.cn

母亲与脑中风

发布:德尔邦盛     2010-11-24    浏览(2205)

  张勤奕教授,中美脑中风协作组中方组长,“脑卒中筛查与防控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及专家组组长,全国十几家知名医院的名誉主任或客座教授,成功实施了千余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为上万人进行过授课或培训。他在防治脑中风方面做了那么多事,取得了那么多成绩,得到了那么多荣誉,而他的初衷只是为了帮助那千千万万个和他母亲一样,身患脑中风而在痛苦中挣扎的老人。

  在张勤奕教授还是个6岁的孩童时,他父亲就因癌症故去了。其时,家境贫困,几个孩子都在上学,还不能帮忙挑起生活的重担。母亲独自一个人,支撑起这个家,含辛茹苦将兄弟姐妹几个培养成人。

  父亲的病,拖延的时间很长,给一家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也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母亲常说,如果自己得重病了,希望是那种可以尽早解脱的疾病,不要再让自己和家人遭受煎熬。然而命运却并没有怜惜这个饱受苦痛的家庭。

  当张勤奕教授在农村插队时,他母亲突发脑中风,倒在家里。当邻家的伙伴急急赶来给他报信时,那初闻噩耗,晴天霹雳般的震动和惶恐,他现在仍清晰的记得。他二话不说,骑车就往家赶。20多里的归程,是他所走过最漫长的路途。当他冲进家门,来到母亲床前时,母亲无声无息的倒卧床上,昏迷不醒。昏暗的光线中,母亲扭曲的身体如同黑色的剪影,无声的诉说着凄凉与无助。他不停的呼喊母亲,良久,母亲才缓缓睁开眼睛,想说话却无法言语,想移动却无法动作,只能眼含泪水,绝望的注视着他。片刻后,母亲又陷入了昏迷,只有脸颊上那一行泪水,在压得人喘不过气的黑暗中闪着微光。他的心都要碎了,急忙抱起母亲往医院跑去。由于兄弟姐妹们全都在外工作学习,母亲是独自一人生活。这次如果不是邻居发现母亲情况不对,也许就是天人永隔。

  当时,张勤奕教授刚刚18岁,对医学一窍不通,只能将母亲交给医生,自己和几个兄弟姐妹眼睁睁看着,无能为力。病房里,几个孩子轻轻呼唤母亲的名字,轮流为母亲按摩那毫无知觉的肢体,希望母亲能早点儿醒过来认出他们,希望母亲能早日恢复活动的能力。然而,一切,都似乎是那样的遥远。

  母亲整整昏迷了一个月,之后左侧肢体可以轻微活动,右侧肢体则完全瘫痪,而且语言不利。在张勤奕教授的印象中,几个孩子四处打听能够治疗脑中风的药物,然而收效甚微。当时治疗脑中风的方法似乎只有使用甘露醇一途。至今,无数个装着甘露醇的玻璃药瓶堆放在母亲病床前的画面仍不时在张勤奕教授眼前晃动。

  经过医生的积极治疗,兄弟姐妹们的悉心照料,还有母亲的顽强意志,母亲的情况渐渐好转了。经过两年左右时间的治疗,母亲终于慢慢恢复了健康。虽然母亲依然行动不便,但是在兄弟几个心中,这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6年过去了,大家渐渐淡忘了脑中风带来的阴影和伤痛。可是谁又曾想到,更大的悲剧,就在前面不远处等待着他们。

  由于母亲的病痛,张勤奕教授选择了学医。就在他即将从医学院毕业时,他突然接到电报,“母病危,速回!”。然而,当他急急赶回家时,还是晚了。母亲因为脑中风再次发作,……最终没有再醒过来。

  利刃穿心般的悲痛啮噬着张勤奕教授的心,他憎恨脑中风,作为儿子,是它夺走了母亲,让自己饱受子欲养而亲不在的痛苦,是它使自己感觉到在这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孤独。他憎恨脑中风,作为医生,是它夺取人的生命,让自己饱受无能为力的痛苦,是它使自己感觉到自己乃至整个中国相关医学知识的贫乏以及医学技术水平的低下。他想改变这一切,自己已经失去了母亲,他不想让悲剧再次重演,不想让更多人再因为脑中风失去自己至亲之人。

  至此,张勤奕教授决定了自己将来的人生道路--他要为中国脑中风的防治事业奋斗终身。话说出来似乎非常伟大,然而对于张勤奕教授来说,他所要做的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因为他而了解到脑中风的危害,提前预防;越来越多的患者因为他而免受脑中风的折磨,恢复健康;越来越多的家庭因为他而不再重复他所经历过的痛苦,重拾往日的温馨欢乐。

  这对他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

责任编辑:admin
德尔邦盛官方微信号:中风网
扫一扫关注德尔邦盛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