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张某某,女74岁,主因“发现双侧高血压8年,双眼睑浮肿3天”于2010年9月7日在北京电力医院门诊以“高血压病”收入院。
患者8年前体检发现高血压,最高为190/110mmHg,不伴有头晕、恶心、呕吐及其它不适。先后采用降压0号、硝苯地平降压,血压上午多在140/90mmHg,下午4点以后明显升高,有时伴有头晕不适,不伴有胸部不适、偏瘫、失语等症状,后间断于该院住院治疗。近半年为安博诺1片/日,及圣通平10mg/晚降压,血压140/60mmHg,近3天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睑浮肿。
40年前做过甲状腺瘤切除术,92年行胆囊切除术,02年于该院诊断为冠心病,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8年,未遗留后遗症状。1年前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间断腰腿不适。否认糖尿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输血史。
体格检查:T36.2℃,P64次/分,R18次/分,BP140/60mmHg。语利,查体合作,双眼睑浮肿。颈部见手术痕。伸舌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64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未见手术痕,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肝区叩痛阴性,肠鸣音5次/分,双下肢无水肿。足背动脉搏动对称,无感觉减退。四肢肌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巴氏征阴性。
辅助检查:
血管超声示:脑动脉硬化血流频谱改变,左侧颈内动脉虹吸段流速增快,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增快;双侧颈动脉内膜增厚;多发斑块形成,左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70%-99%);双下肢股总动脉内膜增厚、多发斑块形成,双下肢静脉未见异常。
颈动脉造影:主动脉造影弓部各分支血管显影正常。双侧颈总动脉未见异常征象。双侧颈内动脉近端见管腔充盈缺损及重度狭窄,左侧狭窄约95%以上,右侧狭窄约75%,双颈内动脉末段血管见管壁轻度不光滑改变。双侧大脑前、大脑中动脉血管显影基本正常。右椎动脉显影纤细,左椎动脉开口及近段见血管轻度狭窄改变。基底动脉及小脑动脉血管显影尚好。
诊断:
高血压3级(极高危)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
心功能Ⅰ级
脑梗塞
动脉粥样硬化症(脑、颈、下肢)
双侧颈动脉狭窄
胆囊切除术后
甲状腺腺瘤切除术后
该患者老年女性,有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发作史等高危因素存在,为卒中高危患者。其在体检中发现颈动脉狭窄,早期接受手术预后较好。
2010年9月21日,由协作组张勤奕教授为其顺利实施了左侧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